燃情鸣翠湖!“好运山东 骑迹山海” 河口站圆满落幕
10 月 26 日,随着最后一名大众骑游选手冲过鸣翠湖市民广场的终点线,“好运山东 骑迹山海” 2025 山东省自行车运动联赛(东营河口站)正式画上圆满句号。这场集竞技激情、文旅体验与城市风采于一体的赛事,不仅为省内外骑行爱好者搭建了交流竞技的平台,更以 “赛事 +” 的创新模式,让河口区的生态之美与文化底蕴深入人心。
作为联赛第四站,河口站赛事的吸引力早已突破地域界限。组委会数据显示,本次赛事共吸引数百名骑手参赛,其中省外选手占比超 30%,从南昌到淄博,从专业车手到业余爱好者,大家因骑行相聚鸣翠湖畔。为兼顾竞技专业性与全民参与度,赛事精心设置双组别赛道:竞技组采用 56 公里环湖公路赛制,选手需沿鸣翠湖完成 5 圈骑行,起伏的路面与弯道设计考验着骑手的耐力与战术素养,而沿途芦苇摇曳、水波粼粼的生态风光,又为高强度竞技增添了诗意意境。“第一次在生态这么好的赛道比赛,冲刺时能闻到湖水的味道。” 来自南昌的男子大师组冠军范伟赛后坦言,赛道的专业性与观赏性让他印象深刻。经过数小时角逐,侍宗康斩获男子精英组冠军,牟丽洁摘得女子竞技组桂冠,三大组别奖项各有归属。
大众骑游组则以 68 公里城市路线串联起河口的人文与自然地标。骑手们从鸣翠湖出发,途经渤海路、黄河西路等主干道,一路打卡河口渔港的渔家风情与滨海景观道的壮阔海景,在轻松骑行中感受 “河海相拥” 的城市特质。组委会在每 20 公里处设置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食品等物资,关键路口的志愿者指引牌更是让骑行全程无忧。“带着孩子一起参加,既能运动又能看风景,这种赛事特别有意义。” 本地骑手王先生的话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。
赛事的圆满落幕,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保障力量。赛前三天,河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便发布价格提醒告诫函,规范住宿、餐饮等行业秩序,为赛事筑牢民生保障线;比赛当日清晨 7 时起,公安交管部门对西湖路、渤海路等赛道沿线实施临时交通管制,通过分时分段梯次管控确保赛事安全。更令人动容的是 “志愿红” 的身影:来自河口区青年志愿者协会、战盾救援队等 5 支队伍的志愿者,提前一天完成计时系统核验、赛事包分装等筹备工作,比赛日更是分布在补给点、检录处、计时岗等 12 个关键岗位,用专业服务温暖每一位骑手。“补给时志愿者递水的时机特别准,全程没出过任何差错。” 淄博选手李先生的称赞,是对志愿服务的最佳认可。

赛场之外的 “骑趣生活节”,更让赛事成为文体商融合的生动实践。鸣翠湖市民广场上,三十余家本地企业搭建起特色展区:河口河凯手工凉皮、黄河口大闸蟹等美食香气四溢,杨氏面塑、河口剪纸等非遗项目现场展演,石油文创与农产品礼盒则成为选手们的 “伴手礼首选”。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面塑技艺,市民与选手争相体验;海鲜餐厅里,赛后聚餐的骑手们举杯欢庆,带动周边餐饮客流量增长超 80%,酒店入住率较平日提升 60%,实现 “一场赛事激活一片消费” 的联动效应。
在传播层面,本次赛事通过 “主流媒体 + 社交平台 + 垂直达人” 的矩阵式报道,实现多维度破圈。山东广播电视台体育休闲频道的实时直播、抖音小红书的话题联动,让赛事曝光量突破千万级,从骑行技巧讨论到非遗文化解读,内容覆盖运动爱好者与家庭游客等多元群体,彰显 “好运山东” 品牌的全国影响力。
随着河口站赛事落幕,“好运山东 骑迹山海” 的年度征程即将迎来收官之战。11 月 1 日至 2 日,联赛第五站将在济宁鱼台开启,骑手们将穿梭于微山湖西畔的稻乡画卷。而东营河口站留下的,不仅是赛道上的速度记忆,更是体育与文旅共生、城市与赛事共荣的生动样本,为齐鲁大地的全民健身热潮注入持久动力。
MKsport,mksport体育,MK体育,mksport官网app,mk.com
发表评论